Đăng ký Đăng nhập
Trang chủ Ngoại ngữ Kiến thức tổng hợp 汉语含有十二生肖名称成语研究(与越南语相应之对比)...

Tài liệu 汉语含有十二生肖名称成语研究(与越南语相应之对比)

.PDF
59
1
58

Mô tả:

雄王大学 外语系 陈氏明芳 汉语含有十二生肖名称成语研究(与越南语相应之对比) 大学毕业论文 汉语专业 2018 年于富寿 TRƢỜNG ĐẠI HỌC HÙNG VƢƠNG KHOA NGOẠI NGỮ TRẦN THỊ MINH PHƢƠNG Nghiên cứu thành ngữ có chứa tên 12 con giáp trong tiếng Hán ( so sánh với thành ngữ tƣơng đƣơng trong tiếng Việt) KHÓA LUẬN TỐT NGHIỆP Chuyên ngành: Ngôn Ngữ Trung Quốc Ngƣời hƣớng dẫn: Th.S Lê Thị Thu Trang Ph Thọ 8 目录 致谢 A. 引言 ....................................................................................................................................... 1 1. 选题的理由 ............................................................................................................................ 1 2. 研究背景 ................................................................................................................................ 1 2.1. 关于汉语成语研究 ..................................................................................................... 1 2.2. 关于越南语成语研究 ................................................................................................. 2 3. 研究对象与范围 .................................................................................................................... 3 4. 研究的目的 ............................................................................................................................ 3 5. 研究的方法 ............................................................................................................................ 3 B. 正文 ....................................................................................................................................... 4 第一章:汉语成语概况 ............................................................................................................ 4 1.1. 汉语成语的定义 ................................................................................................................. 4 1.2. 汉语成语的特点 ................................................................................................................. 5 1.2.1. 汉语成语内容特点 .................................................................................................. 5 1.2.2. 汉语成语形式特点 .................................................................................................. 5 1.3. 汉语成语来源 ..................................................................................................................... 6 第二章:汉语含有十二生肖名称的成语 .............................................................................. 10 2.1. 老鼠 ................................................................................................................................... 10 2.2. 牛 ....................................................................................................................................... 11 2.3. 老虎 ................................................................................................................................... 12 2.4. 兔 ....................................................................................................................................... 14 2.5. 龙 ....................................................................................................................................... 15 2.6. 蛇 ....................................................................................................................................... 17 2.7. 马 ....................................................................................................................................... 17 2.8. 羊 ....................................................................................................................................... 19 2.9. 猴 ....................................................................................................................................... 20 2.10. 鸡 ..................................................................................................................................... 21 2.11. 狗 ..................................................................................................................................... 22 2.12. 猪 ..................................................................................................................................... 22 第三章:汉语含有十二生肖名称的成语与越南语相应之对比 .......................................... 26 3.1. 越南语成语的概况 ........................................................................................................... 26 3.1.1. 越南成语的定义 .................................................................................................... 26 3.1.2. 越南成语的特征 .................................................................................................... 26 3.1.3. 越南语成语的来源 ................................................................................................ 27 3.2. 含有十二生肖名称在汉语及越语成语中的文化内涵之异同 ....................................... 28 3.2.1. 鼠的汉越成语对比 ................................................................................................ 28 3.2.2. 牛的汉越成语对比 ................................................................................................ 29 3.2.3. 虎的汉越成语对比 ................................................................................................ 30 3.2.4. 兔的汉越成语对比 ................................................................................................ 32 3.2.5. 龙的汉越成语对比 ................................................................................................ 32 3.2.6. 蛇的汉越成语对比 ................................................................................................ 33 3.2.7. 马的汉越成语对比 ................................................................................................ 34 3.2.8. 羊的汉越成语对比 ................................................................................................ 35 3.2.9. 猴的汉越成语对比 ................................................................................................ 36 3.2.10. 鸡的汉越成语对比 .............................................................................................. 37 3.2.11. 狗的汉越成语对比 .............................................................................................. 38 3.2.12. 猪的汉越成语对比 .............................................................................................. 39 C. 结语 ..................................................................................................................................... 41 参考文献 .................................................................................................................................. 42 附录 致谢 本文完成之际,回顾四年的大学生活,我的心中充满了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黎氏秋庄硕士,本论文是在秋庄老师亲切关怀和 衷心的指导下完成的。秋庄老师多次询问研究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我开 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肃的治学精神,精 益求情的工作作风,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深深地感染并激动着我。 她不仅在学业上给我精神指导,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 在此,我向黎氏秋庄硕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其次,感谢雄王大学对我多年的培养和教育,谢谢汉越专业的各位老师, 正是你们的衷心指导,我的专业知识才得以充实和完善。 我还要感谢 K12 汉语班的同学们,是你们让我的生活充满温暖与欢笑。 感谢你们在我遇到挫折时给予我的鼓励和支持,谢谢你们一路的陪伴。 最后,我衷心地响我的家人致谢,没有他们就不会有今天的我。感谢他们 在物质和精神上为我鼓励、帮助、给我加油。 谢谢! A. 引言 1. 选题的理由 成语是词汇中特有的一种定型此或短语,它不仅语义丰富,可以使用语言 表达生动形象,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成语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 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具有结构的凝固型,是语言文化的精华, 亦是人类文化智慧的结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浩如烟海的成语词典中,有 许多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典故,其中十二生肖又最为引人注目,已成为汉语的一 种文化内涵 。动物文化对中国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从开天立地起,人和动物 已接触了。所以动物同人生存有密切关系。动物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它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两方面均有表现。而动物文化的产生 源于人与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作为一名汉语学习者,本人认为,要真正了解和掌握汉语成语并不是那么 轻而易举的事情;能够深刻理解、准确地运用现代汉语涉及动物成语更为困难。 以前,作为汉语专业大学生,我在口语表达和书面语表达过程中,很喜欢运用 汉语成语,但又经常误用。所以就决定下苦功学习汉语成语,对汉语含有十二 生肖名称成语进行研究并与越南语相应之对比,在两种语言中找出相同和不相 同之处。希望可以帮助学习汉语的学生可以正确地理解、运用成语然后深入的 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 2. 研究背景 2.1. 关于汉语成语研究 汉语的历史悠久,成语十分丰富。成语的形式相对固定,言简意赅, 运用灵活;一般有书面和口语的来源。所以―汉语成语‖也是汉语研究的一个 古老话题。在汉语 界,成语也以它独 特的魅力赢得了广 大语言学者的关注 。 有关成语的专著不胜枚举。 从古至今,也有数不完的作家对成语的来源进行入手;同时也有大 量的成语故事出现 。如:杨新洲的《 成语探源》或李鸿 金的《中国成语 故 事大全》。但是, 这些著作或是在作 穷源溯流的工作, 或属词典性质; 理 论性的成语专著较 少。史式的《汉语 成语研究》,马国 凡的《成语》, 向 1 光忠的《成语概说 》等已经给我们一 些有系统性的成语 知识。我们能够 对 成语的概念、特点、源流、意义、构造及运用加深了解。 汉语言是汉文化的表征,汉语成语又是语言的精华,所以就最富 有 汉民族的文化特征 。因此,研究成语 不可不研究成语文 化。从文化角度 来 研究成语,莫彭龄 的《汉语成语与汉 文化》是第一本专 著。书中有三部分 , 即成语的文化透视 ,成语的文化应用 ,成语的文化比较 。作者试图从提 出 ―成语文化‖ 这一全 新的概念 入手来 构 建 ―成语文 化学‖。 这无论对 成语的 研 究还是对文化的研究都是一种创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学术价值。 2.2. 关于越南语成语研究 越南语成语研究也是一个老话题。但是,各研究者对成语的定义、 概念、分类等问题 还有所不同。有很 多研究者已将越南 语成语和外语成 语 进行比较、对比。 1943 年杨广含第一次提出成语和俗语的区别。他指出,俗语是社会 认识的现象,而成 语又是各语言现象 。以后,武玉潘、 胡黎、阮文命等 研 究家已花精力来分定成语和俗语两概念。 除了区分成语之外,很多研究者已经提出成语的其它方面,如:成 语概念、分类等问 题。但,本人认为 ,他们所提出的都 跟成语的内在构 型 有关。阮善甲(1998)根据成语的意义,把成语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成语 的各部分意义组成其整体意义,如:―Đỏ như mắt cá chày‖(红如赤眼鱼)。第二 种是由暗喻而形成的,如:―Mặt trơ trán bóng ‖(脸皮太厚)。其实,第一种就 是:本义的成语;第二种正是比喻义和引申义的成语。越南语成语吸引不少语 言文化研究者注目 。但,仔细和有系 统地研究总体越南 语成语没有多少 。 一些研究家又对部 分越南语成语感兴 趣,已有些很有价 值的硕士论文出现 , 如: 《越南语涉及植物名称成语、俗语的形式和语义特点》。(阮氏芳 英;硕士论文,1995 年)。 《越南语成语的构型、语义和其象征意义的研究(把涉及动物成语 作为对象)。(郑锦兰,硕士论文;河内国家大学, 1995 年)。 2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几年来在越南发生了―外语热‖这现象。所以, 很多语言研究家已 将越南语和其它外 语成语进行比较, 对比以便应用于 外 语教学。如:尊云 庄的《英语和越南 语中含有人体部分 词成语所表达意 义 的方式比较》(限制于脸部)。(硕士论文;河内国家大学, 2003 年)。 3. 研究对象与范围 研究对象:本文以汉语含有十二生肖名称的成语进行研究。 研究范围:研究范围围绕汉语含有十二生肖名称的成语,并与越南语相应 之对比。 4. 研究的目的 本人通过汉语含有十二生肖名称成语研究去了解汉语成语的概念、来源、 形式的文化特点,了解汉语含有十二生肖名称成语的文化意义、他对语言表达 与发展的作用,找出跟汉语含有十二生肖名称成语对应的越南语。指出汉语含 有十二生肖名称的成语,并与越南语相应之对比的异同点。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提高汉语水平,提高汉语成语学习质量。 5. 研究的方法 本文研究的方法为: (1)阐释法:阐释汉语成语的概念、特点、来源等。 (2)分析法:以将汉语含有十二生肖名称成语与越南语相应之对比,进 而指出两者之 间的异同。 (3)对比法:用比较的方法归纳总结汉语和越南语动物成语的异同。 (4)举例引证:在编写汉语含有十二生肖名称成语研究(与越南语相应 之对比)中进行举例说明。 3 B. 正文 第一章:汉语成语概况 1.1. 汉语成语的定义 关于汉语成语的定义有不少观点。 《现代汉语辞典》(2006 年版)说:―人民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 组或短句,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 理解,如 ―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朝三 暮四‖、―杯弓蛇影‖等。 《辞源》(1980 年 8 月修订第一版):―习用的古语,以及表示完整意思 的定型词组或短句‖。《红楼梦》二八:―酒底要席上生风,一样东西,—或古诗、 旧对、四书、五经、成语。‖ 《辞海》:―成语是熟语的一种,习用的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多数由四个字 组成,组织多样,来源不一,所指多为确定的含义。对汉语成语而言,从狭义 上讲,一般是四字结构,它不能等同于谚语、格言、惯用语及歇后语。从广义 上讲,具有某种特定含义的定型词组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三思而后行等, 都属于成语。‖ 《汉语成语研究》(史式,1979 年 9 月第一版)说:―凡在语言中长期沿用, 约定俗成,一般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与组成部分,有其特定含义,不能望文生 义,在句子中的功能相当于一个词的定型词组或短句,谓之成语。‖ 《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概说》(唐启运,1981 年 7 月第一版):―成语是 常见的一种熟语,是习用的、作为完整的意义单位来运用的。定型的固定词 组。‖ 总之,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的、意义完整、结构稳定、形式简洁的词组或 短句,大多由四个字组成,在句子中的功能相当于一个词。 4 1.2. 汉语成语的特点 1.2.1. 汉语成语内容特点 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与一般的语言现象相比,成语能够 显著特殊的特点。 想掌握成语,首先 就要对成语的特点 有一定的认识。 否 则,便不能深切地 理解,正确地运用 它。成语的实际内 容,是高度融合 的 整体,而不 是普通 的词组。在 成语里 ,很多现象 原来是 ― 意在言外‖的 。这 就是说,词面意义 往往不是构成成分 意义的简单配合而 是在此基础上概 括 起来的( 实际意 义 )。比如 : ―问道 于 盲‖:词面 是说―向 盲人问路‖ ,实 际 是指―向无知者求教‖。有一些成语,它的原意少用或现在不用,如:―老 马识途‖:原意是说:―老马认得道路‖;但现在多指有经验的人对情况熟 悉,能把事情办好 ;比喻有经验,能 带领新手工作。有 些出于神话、传说 、 寓言的成语,则显得更为突出。如:―惊弓之鸟‖,实际指―因受到惊扰而 惶恐不安‖;―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9,Tr7] 可以看出,这些成语都是由具体的情节演化而成的;而具体的情节 则体现一定的意义 。这样,实际所指 的对象就并不限于 词面所说的现象 。 因此,这种成语都 只是凭借词面所说 为表现手段,以暗 指一种特定意义的 。 在成语里,有些现象看来是―意在言中‖,语义与词面所说的差不离。 但是,就是这样的 成语也不同于普通 的词组。其意义并 不限于各个单词 简 单搭配而成的组合 性意义,还在于表 示一种高度融合而 成的整体性意义 。 比如:―十全十美‖便是以―十分完全,十分美好‖的组合性意义表示―完美 无疵‖的整体性意义的。[9,Tr8] 1.2.2. 汉语成语形式特点 成语的结构形式是凝固的定型,不象自由结成的其它不固定词组。 成语的固定性表现 在结构中,各成分 的排列次序不能随 意改变。从形式 上 看,成语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不能任意换用同义或近义成分 在成语里,各个组成部分是随着定型化而凝固下来的。这样,一般 5 不能任意任意抽换其中的词。比如:―九牛一毛‖,便不能任意说成―八牛 一毛‖ ;―一 清二 白‖ 、―一 诺千金 ‖、― 唇 亡齿寒 ‖,也 不能 任 意说成 ―二清 一 白‖、―一诺万金‖、―唇亡牙冷‖等。 (2)不能任意增减成分 成语的成分不能任 意换用,同样也不 能任意增减。比如 : ―老马识途 ‖ 不能说―老马就识途‖ ;―井底之蛙‖不能说―井之底蛙‖。 (3)不能任意改变结构关系 成语内部结构是由不同关系构成的;有主谓关系,象 ―愚公移山‖; 有并列关 系,象― 自 高自大‖; 有动宾 关 系,象―莫 名其妙‖ 等等。这 种关 系 已经凝固在成语里,不能随意更动。 (4)可以灵活运用和格式化 在成语里,整个结构顺序也是随着定型化而凝固下来的。但,在特 定的环境下,词可 以有许多灵活的用 法。词的灵活运用 不影响词的结构 固 定。成语的灵活运 用也同样不影响它 的定型化。成语的 灵活运用有时会 产 生一种脱胎于某一 成语而又超出该成 语的格式。这种新 格式比原成语具 有 更大的适应性。比如:―一箭双雕‖  ―一箭三雕‖―一箭多雕‖  ―一箭… 雕‖  ―…箭…雕‖。类化的格式多数都是暂时性的,即所谓临时性的灵活 运用,但有的却因而成为新成语。[9,Tr9] 1.3. 汉语成语来源 成语的产生,都有一定渊源;成语的流传,也有一些演变。这探明 成语的历史面貌, 认识成语的现实价 值,贯串古今,便 有助于我们了解 成 语的实际涵义。有些成语很容易掌握,如:―事在人为‖、―真才实学‖、 ―日积月 累‖等 。但 是,很 多成语 不好 理解, 如: ―画 龙点 睛‖、―守 株待 兔‖ 等成语。 不知道 来 源,便难 以悟出 所 指,如: ― 盲人瞎 马 ‖、―塞翁失 马‖等 成语。不会 如何形 成,就难以 领会真 切,如: ―现 身说法 ‖、―乐天知命‖ 等。 在成语里,各个组 成部分是随着定型 化而凝固下来的。 这样,一般 至于 成 语究竟从何而来,旧版《辞海》上说:―或出自经传,或来以谣谚‖。即一 6 是来自书面的史书经传,一是来自口语的民间谣谚。 一定的成语,有其具体的出处;所有的成语,有着广泛的来源。随 着时代的推移,由 于文献的淹没,不 少成语也难推本溯 源。尤其是那些 出 自口语而口头流传 的成语。但,丰富 的典籍也为我们提 供了大量的资料 , 表明了许多成语的 源头。书面语系统 来源的成语有四类 ,一是源于寓 言 故 事的,二是源于神 话或其他传说的, 三是源于历史事件 的,四是源于作 品 中的名句的。[9,Tr11] (1)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是用比喻的方法表现一个深刻的认识,一段寓言往往是一个意思。 这种虚构的故事用 简单的固定词组概 括下来就成为成语 。寓言概括的成 语 很多,如:―愚公移山‖ 《例子。汤问》:古代传说,北山愚公下决心要移 去家门前拦路的两 座大山,率领子孙 们挖山不止,并准 备世世代代挖下去 。 天带为之感动,命 夸蛾氏二子分别把 山背走。愚公的愿 望终于实现。后 用 此典对抱定某一宗 旨,便坚持不懒, 顽强地干下去的必 胜信念和坚毅精 神 的赞颂。[9,Tr11] (2)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历史上的事件,常被概括为一个成语,这个事件本身的意义由此而 引申的意义就作为 成语的意义。源于 历史的事件的成语 都是以历史记载 为 依据。如:―望梅止渴 ‖(三国演义)魏军迷路,又渴又饿,曹遭说:前面 有一片大梅林,梅 的酸甜可以解渴。 士卒听见后,口都 出水,向前走。 后 因以―望梅止渴‖来比喻:以虚假的形象,满足自己的实际需要。[9,Tr12] (3)来源于神话传说的成语 和寓言相近的是神话。寓言是明显的比喻和假托,神话就是虚幻的 事实,前者是明显 的假,后者是以假 为真。中国有丰富 神话故事传说, 有 些神话被以成语 的 形式概括下来, 用 来表达一定的意 思 。如: ―画龙点睛‖ , (唐。历代名画记 )。武帝命令僧繇 画四个不点眼睛的 白龙。他说,点 眼 睛龙就飞去。僧繇 以为这样不合理, 所以故意点上去。 雷电破壁。两个 乘 7 云腾去上天 。只有 两个还没点 眼睛的 留下来。后 来用 ―画 龙点睛‖比喻 艺术 的创作在紧要之处,着上关键的一笔,内容更加生动传神。[9,Tr12] (4)来源于一般口语 成语一部分来自书面外,还有更多的来于群众口语。其中,来自谚 语的成语数量相当 多。谚语是历代劳 动人民的口头创作 ,产生于民间, 流 传于人口,是一种 活的群众语言。谚 语没有固定的特殊 结构。其中有一 部 分具有成语结构特 点的,逐渐被一些 作家、文人吸取到 ;在长期使用中 , 慢慢定型定 义,变 成了成语。 比如:― 随乡入乡‖: 《红楼 梦》四十一 回: ―宝 玉笑 道 :‗ 俗语 说: 随 乡入 乡, 到 了你 这 里, 自然 把 这金 珠 玉宝 一概 贬 为俗器了‖。 有许多成语虽 然见 录于书面。但 这却 不一定是它的 真正 来源。 ―闭 门 造车‖这个成 语最初 见于朱熹《 中庸。 或问》: ―古 语所谓 闭门造车, 出门 合辙,盖言其法之 同也(意思是,关 起门来在家造车, 只要按照同一个 标 准,造好 后也能 合 乎规格要 求)。 这 句中的 ―古 语‖就说 明―闭门造 车‖由 来 已久,至少是在作者写书以前很久就在人民口头上流转使用了。 [9,Tr12] (5)来源于诗文语句的成语 有些成语是古书里原句的截取。例如:―不学无术‖就是从《汉书; 河间献王传》中截 取的。汉宣帝刘询 时,有个大臣叫霍 光,位高权重。 妻 子儿孙们都仗着他 的权势干不法勾当 的。霍光死后,他 的子孙阴谋推翻 汉 宣帝刘询。事发后 ,霍光的家族全被 杀光。《汉书》的 作者班固在评论 中 有―然霍光 不学亡 ( 无)术, 暗于大 理 ‖ 一句话。― 不学无 术 ‖就是从这 里截 取的,意思是:―没有学问,没有能力‖。[9, Tr13] (6)来源于外国的成语 还有少量的成语,是来自外国的外来成语。中国自明清以来,跟西 洋各国的文化交流 逐渐频繁。于是西 方的一些格言,名 句通过口头译本 传 入中国。有的也成了人民使用的成语。例如: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这成 语从《旧约全书;申命记》的,用来比喻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 [9,Tr13] 8 小结 成语是语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人们长期沿用,具有某种历史源流的 古老词语。一条成语从产生到定型要经过长期的筛选与锤炼而成。成语具有固 定的结构形式及特定的语义内涵。它在语法功能上相当于一个固定词组甚至短 句。这就使得一条成语比普通的词语包容更大的信息量。因此,整个成语系统 也就比一般语汇更能完整地反映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认识自然和社会中所创造 的物质文化;更能深刻地体现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学习民族语言不可忽视其成 语。从现代汉语成语可以了解到汉民族的语言特征,同时也可以了解汉民族的 文化传统。 9 第二章:汉语含有十二生肖名称的成语 十二生肖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应该是很熟悉的。就连一个刚懂事的小孩 都知道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动物属相。古代时候十二生肖用来纪年,表示干支相 配的某一年,同时用来表述人们出生的年份。由于上古人类早在 3000 多年前的 殷商时期就已使用十二天干配十二地支的计数系统,于是有学者认为中国的十 二生肖应溯源于十二地支。十二种动物分别对应十二地支,依次为子鼠、丑牛、 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甲猴、酉鸡、戊狗和亥猪,这读起来 朗朗上口的十二生肖对中国人来说就是与生俱来的。人民常常将自己的出生年 月与代表该年份的属相联系,也用来预测人的行为、性格以及人生的运程。于 是十二生肖被演绎为一种吉祥寓意的符号,表现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对此就七原因是因为十二生肖的动物蕴含的文化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中国传统 文化之中,并且深入人心。 2.1. 老鼠 鼠,人们在称呼它的时候前面总会加一个小字。小老鼠,个头小小 的,眼睛小小的, 身体也小小的。这 样一个小的东西, 怎么会能耐排在 十 二生肖之内并且会 排在十二生肖之首 呢?人们找不出确 切的原因,只好 拿 个寓言故事来稍作 解释。据说,玉皇 大帝要排生肖,制 定出规则,谁先 到 就让谁当生肖。黄 牛凭借它见人不拨 的毅力第一个跑到 了天宫。但是黄 牛 不知道他的双角之 间还藏了一只投机 取巧的小老鼠,就 在黄牛临近终点 的 那一刻,小老鼠一 跃而下,成了第一 名,所以按照规则 就成了十二生肖 之 首。从这个寓言中 ,我们不难看出人 们对小老鼠的认识 ,认为它在一定 的 方面是狡黠聪慧的。 寓言中小老鼠的形象可能还是讨喜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它却是人 人欲除之而后快 的 。它也在二十世 纪 六十年代初期被 人 民定位 ―四害‖之首 , 成为被打击、消灭 的对象,人们对它 的深恶痛绝。老鼠 是人民的 公敌, 于 是就产生了成语―过街老鼠‖和歇后语―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另外,鼠往往是卑微,老鼠形象委琐,令人厌恶,《汉语成语考释 10 词典》 中的成 语―贼 眉鼠眼‖ 、―鼠 目寸 光‖、―贼 头鼠 脑‖, 都是比 喻各种 小 人,明显 带有贬 义 色彩。成 语 ―鼠屎 污 羹‖与俗语― 一只耗 子坏了一 锅汤 ‖ 相 对应,比喻因一个 人的过失连累集体 。同时由于老鼠生 活在阴暗之处, 见 不得人,遇见人总 是仓皇逃命,给人 们感觉是胆子特别 小,因此在汉民 族 的语言文化里它是 胆小的象征,但我 们说一个人胆小的 时候就会脱口而 出 一句―胆小如鼠‖。[10,Tr8] 2.2. 牛 牛在十二生肖中,是体积最大的。中国人民由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 对牛是很熟悉的。 人们最喜欢的动物 是牛,生产最离不 开的是牛,生活 最 需要的还是牛。因 为牛是十二属相之 一,这就使牛与人 类结下了不解之缘 。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牛的解释是―牛,事也,理也‖。段玉裁对此作出 注解为―事者也者,谓能事其事也,牛任耕,理者也,谓其文理可分析也。‖由此 可见牛在悠久的中国农业历史中作为主要农耕工具的重要作用。在中国,牛是 人们在生产劳动的好帮手,牛与人们朝夕相处,勤劳忠厚,赢得了人们对牛的 喜爱和赞誉。牛在中国人心目中一直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象征。 从古至今,中国人无论是在物质生活上还是在精神生活上都对牛充满着依赖。 人们不仅赞美牛的任劳任怨、辛勤耕作、甘于奉献,而且甘于以牛自比,鲁迅 先生就曾以牛自喻: ―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用以比喻平儿 的人创造出不平凡的 价值。他写过一首《自嘲》诗,其巾有两句为:―横眉冷对 一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意思是为了人民,他可以心廿情愿地做任何事。 同时,在中国人的文化 意识中牛还是一种力大、性格倔的语言文化形象,这些 各式各样的形象为关于牛 的成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10, Tr9] 在研究中,牛单独出现的成语有―对牛弹琴‖、―孤犊触乳‖、― 汗牛充栋‖、 ―九牛一毛‖、“老牛破车”、―老牛孤犊‖、―目无全牛‖、―泥牛入海‖、―牛刀小试‖、―牛毛茧丝‖、―牛衣对 泣‖、―庖丁解牛‖、―气冲牛斗‖、―气食全牛‖、―如牛负重‖、―吴牛喘月‖、―蹊田夺牛‖、 ―执牛耳‖和―钻牛角尖‖这 二 十 一 个 。 从这些成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关于牛 的语言文化中,牛有体积大 的特点,如―九牛毛‖、―九牛一毛‖、―气食全牛‖;还有吃 11 苦耐劳的特点,如―汗牛充栋‖、―如牛重负‖;也有愚蠢笨拙的特点,如―对牛弹琴‖;也 不缺乏固执倔强的特点,如―钻牛角尖‖。[10,Tr9] 牛,在中国不发达的农业社会时期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为人们的生 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人们用它来拉车,于是就有了―快犊破车‖和―老牛破车‖ 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成语。小牛拉车会造成破坏而老牛拉破车就只能是拖拖拉拉。 这里十分有趣的是小牛。汉语中―犊‖出现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个做事横冲直撞不 计后果的语言文化形象,就如刚才提到的―快犊破车‖和我们熟知的―初生牛犊不 怕虎‖。这可能是和老牛对小牛的爱有关系吧。―老牛孤犊‖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 爱,而―孤犊触乳,骄子骂母‖则表现了独生子因自幼溺爱骄纵以致件逆不孝。 牛,除了作为农耕的工具、交通工具以外,还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食物,所以有了―目无全牛‖、―疤丁解牛‖、―执牛耳‖这些成语。其中,―目无全 牛‖ 和―庖丁解牛‖都来源于《庄子》―庖丁解牛‖这个故事,说的是庖丁杀牛技术 纯熟,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问隙而看不到整个的牛,而且他用一把刀十九年,那 把刀还像新的一样。后来这两个成语用来形容洞察事理、处理事务的能力达到 精通纯熟的地步和比喻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的人,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解牛是个技术活,需要高超的技艺,相应的牛刀的地位也相应提升,―牛刀小试‖ 就是比喻有天才干的人现在小事情上略施本领。[10,Tr10] 牛,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从事的工作除了以上列举出来的以外还有方方面 面,所以牛可以―汗牛充栋‖、―吴牛喘月‖、―如牛重负‖。但是在繁重的劳动下老 牛还是在默默的坚持,形成了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中一种力大,性格倔,任劳任 怨,甘于奉献的牛的语言文化形象,所以牛的语言文化形象时常被拟人化,用 以形容各式各样的人,如―像老黄牛一样干一活‖,―他有一股牛劲儿‖、―牛脾气‖。 2.3. 老虎 早在原始时期,古人就按照虎的外形,仿效虎的吼声,创造了汉字―虎‖字 的雏形。在殷商的甲骨文中,―虎‖字是一只造型优美、可爱的形象。虎很早就 走入先人的心灵,现世的猛虎携着灵异的蛟龙,虎啸龙吟让人无法回避。龙虎 结合在一起成为祥瑞繁荣的象征、成为权力与威严的典式,因此与龙虎有关的 12 成语 在动物成语中所占比例不小。 [9, Tr24] 虎一方面是原始图腾崇拜的动物,另一方面也是人类斗争的重要对象。这 是因为,人类进入农耕时代以后人口大量增加,与此同时,虎族也在繁衍,老 虎增多,人与虎为了争夺相对短缺的资源,矛盾日趋突出;而且虎也已经对人 的生命 安全形成巨大的安全。原来的原始形态的虎图腾崇拜逐渐淡薄,取而代 之的是对 虎的惧怕与对抗。这一特点在―虎‖字成语表现的很明显。 在研究中,虎这一动物单独出现的在成语中有二十六个,体现出了虎在 中国语言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这与我们之前分析的原因是一致的。这些成语分 别是:―帮虎吃食―、―不免虎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打死老虎‖、―调虎 离山‖,―饿虎扑食‖、―放虎归山‖、―放虎自卫‖、―虎口拔牙‖、―虎口余生‖、―虎 视耽耽‖、―虎尾春冰‖、―两虎相斗‖、―骑虎难下‖、―如虎添翼‖、―三人成虎‖、 ―谈虎色变‖、―为虎傅翼‖、―为虎作怅‖、―畏敌如虎‖、 ―笑面虎‖、―养虎遗患‖、 ―纸糊老虎‖和―座山观虎斗・‖。[10,Tr11] 从这些成语中,我们不难看出虎的语言文化象征意义: (1)虎象征着力量、勇猛、权威 虎凭借自己巨大的身型、无穷的力量、威猛票少悍的性格、如雷的吼声, 使百兽震恐,因此古人常以虎来比喻势力强大的事物,或者做为威猛勇武的象 征。像之前出总结的成语中―虎啸风生‖、―两虎相斗‖、―如虎添翼‖这些词语都可 以直接从正面表现出虎的勇猛与力量;而―打死老虎‖与―纸糊老虎‖这两个成语有 很好的从侧面印证了虎的这个象征意义。 [10, Tr12] 所谓“龙从云,虎从风”,当它在苍山莽林间一声长吼,地上的兽 类无不慑服于虎的 威力,赫赫然“兽 中之王”。人们对 虎渐渐产生了敬 畏 的心理,产生了对 虎的崇敬。所以用 老虎代表勇猛、威 武的,往往象征 着 权力,常与龙相提 并论。例如:“龙 腾虎跃”、“虎穴 龙潭 ”、“龙争 虎 斗”、“虎踞龙盘”、“虎啸龙吟”、“藏虎卧龙”、“虎卧龙跳”、 “虎步龙行”。 13 (2)虎象征凶狠、残暴 虎的勇猛一方面使人类敬爱,而当它袭击人畜时,又使人憎恶。因此,虎 又有了凶狠、残暴的语启文化意义。在有关虎单独出现的成语中,不乏有表示 对虎的凶狠、残暴的表露,如―帮虎吃食‖、―不免虎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饿虎扑食‖、―放虎归山‖、―放虎自卫‖、―虎口拔牙:‖、―虎日余生‖、―虎视眺 耽‖、―虎尾春冰‖、―手寻虎须‖、―骑虎难下‖、―三人成虎‖、―谈虎色变‖、―为虎 傅翼‖、―为虎作怅‖、―畏敌如虎‖、―笑面虎‖、―养虎遗患‖。这些成语很好的说 明了人们对虎的畏惧,更将像虎一样残暴的恶人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10, Tr12] (3)虎象征霸权 每只虎都有属于自己的领地,在其领地范围内它要有绝对的权力。因此虎 又是霸权的象征。―两虎相斗‖、―坐山观虎斗‖直观地说明了一山不容二虎的百兽 之王的霸气。[10, Tr12] (4)用老虎代表阴险、假仁假义的,如:“狼贪虎视”、“如狼似 虎”、“虎狼之师”、“虎狼之心”、“虎狼当道” 。[9, Tr25] 2.4. 兔 兔子体形小,不凶猛,被人驯养的时间又比较晚。野兔没有对人的 直接帮助,所以很 难被崇拜,供奉。 以兔为图腾的例子 不多,兔作为神灵 , 在神界中的地位也 不高。兔神灵的出 现也比较晚,其中 有月中玉兔,在 传 说中也没有多高的地位,只在中秋节时受到供奉,而祀拜者多是小孩子。 兔在十二生肖之中,排行第四。与十二地支配属―卯‖,所以十二时辰中的 ―卯‖时,即从清晨五点到七点,又被称为兔时。兔子体态娇柔,谨小慎微,在 动物世界里是个典型的弱者。但是,在十二生肖中,兔子的排行却不低,倍受 人们青睐。身为卯兔的它,前有寅虎―啸‖做江湖,后有辰龙腾云驾雾,却在强横 夹缝中不卑不亢,神态自若,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9, Tr26] 汉代《乐府诗集》有诗句―白兔长跪捣药虾蟆丸。‖明代唐寅有画轴《嫦娥 奔月图》,画中头顶一轮明月,在月光下亭亭玉立的嫦娥怀抱一只神态安详的 14 小兔,旁白有诗云:―月中玉兔捣灵月,却被嫦娥窃一九。从此凡胎变仙骨,天 风桂子跨青弯。‖这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而月.相传,玉兔捣的是长 生药,当然捣药的兔子也就是长生不老的了。因此,玉兔所寄托的是人们善良 的长寿愿望,所代表的也是尊贵的形象。[10, Tr13] 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主要是由兔的象征意义决定的。在人 们的心目中:兔表 示吉祥的,是月亮 的特征,经常跟“ 鸟”相对。例如 : “鸟飞兔走”、“东兔西鸟”、“白兔赤鸟”、“兔起鸟沉”。 兔子含有机灵活泼的特征意义,所以有“静若处女,动若脱兔”这 成语。一直作为猎 人们的狩猎对象的 兔子对自己的状况 心知肚明,行动 快 速,敏捷的。所以 人们在防御工事上 不得不“狡兔三窟 ”,很显然,猎 人 们比兔子笨得多,从“守株待兔”就可以看得出来。 人以兔子来比喻弱小或无能的对手:在人们的眼里兔子是狩猎对象。 所以才有:“兔死 狐悲”、“见兔顾 犬”、“获兔烹狗 ”、“狐死兔泣” 、 “兔死犬饥”等成语出现。 人们把兔子作为阴缺的象征。兔子的形体特点又使人们认为它是一 种有缺陷的动物。 宋代洪兴祖《楚辞 补注》说“兔口有 缺”除了缺口外 , 古人还认为兔比其 它的少一窍,全身 只有八窍。这又是 一个缺陷。兔子 的 尾巴短,比狐,鼠 等动物的尾巴似乎 缺了一截。牛,羊 等动物都有角, 而 兔子又没有。所以 成语才出现:“兔 角牛翼”、“龟毛 兔角” 、表示无实 或不合情合理的。[10, Tr26] 2.5. 龙 龙作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凝聚和积淀。龙文化的审美意识已渗透入 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根据古代的文献以及历代流传下来的石刻图像记载,上古时代的伏羲就是 人首龙身的形象。另一传说华夏民族的祖先黄帝在荆山铸鼎成功以后乘龙飞上 了天。因此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又素以自称为―龙的传人‖而闻名于世。 15
- Xem thêm -

Tài liệu liên quan